MARC状态:订购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0
- 题名/责任者:
- 康德论人类尊严/(德)奥利弗·森森著 李科政,王福玲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2
- ISBN及定价:
- 978-7-100-20493-4/CNY58.00
- 载体形态项:
- 340页;21cm
- 丛编项:
- 伦理学名著译丛
- 个人责任者:
- (德) 奥利弗·森森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科政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王福玲 译
- 个人名称主题:
- 康德,I.-哲学思想-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B516.31
- 提要文摘附注:
- 当代学者大多把人类尊严看作人权的论证基础,并且把尊严理解为人类存在者所特有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属性。但奥利弗·森森注意到,这种观念的起源通常被归之于康德的道德哲学。通过一项词源学的研究,森森揭示出了思想史上思维人类尊严的三种模式,或者说是尊严的三种范式,它们是尊严的贵族范式、传统范式与当代范式。在前两种范式中,尊严都首先被理解为人所具有的较高地位:依据贵族范式,尊严是一个人高于他人的社会地位或阶级地位,相当于“权贵(dignitary)”;依据传统范式,尊严是一切人类存在者高于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的特殊地位;唯有依据当代范式,尊严才首先被理解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属性。然后,森森又通过一项统计学的研究,即全面考察康德在其几乎所有著作中对“尊严”一词的使用,得出结论说:康德主要依据传统范式、偶尔依据贵族范式来使用这一术语,但从未依据当代范式来使用它;康德著作中所有看似与当代范式相似的用法,都可以依据传统范式得到更妥善的解释。因此,当代学界对康德的尊严观念的理解存在重大混淆,他并没有把人类尊严理解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属性,那种基于人类尊严的人权论证也很难从他的道德哲学中获得有力的支持。
- 使用对象附注:
- 伦理学专业师生,康德研究者,哲学爱好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