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订购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5
- 题名/责任者: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研究/龚喜林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09
- ISBN及定价:
- 978-7-5203-6041-8/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351页;24cm
- 个人责任者:
- 龚喜林 著
- 学科主题:
- 兵役制度-军事史-研究-中国-1937-1945
- 中图法分类号:
- E296.2
- 责任者附注:
- 龚喜林,男,1967年生,湖北监利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毕业,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14年7-8月,赴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访学研究。现已在《军事历史研究》、《求索》、《历史教学》、《新疆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抗战史研究。
- 提要文摘附注:
- 为了准备对日抗战,1933年6月,国民政府立制定《兵役法》,将在中国施行已久的募兵制改为征兵制度;6月17日,国民政府公布《兵役法》,并决定从1936年3月起开始实施。军政部选定苏、皖、浙、豫、鄂、赣六省试办征兵。为征兵的顺利推进,军政部一方面建立师管区、团管区兵役行政体制;一方面按照壮丁调查、抽签等正规征兵程序,将五万新兵征集入营接受军事训练。国民政府抗战前建立的兵役制度,奠定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兵员动员的制度基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立的兵役法制与兵役行政体制,促进了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的近代转型;兵役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中国正面战场抗战所需要的兵员,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但国民政府兵役制度动员效率低下,兵员素质较差;兵役的实施给广大民众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痛苦与创伤,也减损了国民政府威信。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相关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