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9

题名/责任者:
制造边缘性:10-19世纪的湘西/谢晓辉著 主编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
出版发行项: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11
ISBN及定价:
978-7-108-07015-9/CNY68.00
载体形态项:
257页:图, 地图;23cm
其它题名:
10-19世纪的湘西
丛编项:
历史·田野丛书.第二辑
个人责任者:
谢晓辉
团体次要责任者:
中山大学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主编
团体次要责任者:
香港大学 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 主编
学科主题:
政治地理学-研究-湘西地区-10-19世纪
中图法分类号:
K901.4
一般附注:
本研究承蒙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 AoE/H-01/08) 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RGO45-P-14) 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17BZS116) 资助
责任者附注:
谢晓辉,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先后做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副研究员。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29-251页)
提要文摘附注:
湘西地处中国腹心, 为何直到民国还被视为“边城”? 与华夏互动了上千年, 为何没有完全“攀附”华夏而依旧是华夏边缘? 其历史过程与机制何在? 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人数众多、民族复杂却实现了在广袤地域上的政治一统与文明延续。那么, 生态与生计复杂, 族类与文化丰富多元的西南地区, 何以能够在整合到大一统中国秩序后仍得以包容大量“边疆”、华夏边缘的存在, 同时又保持了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 成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最为成功的典范? 对此, 既须反思以近代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 也要超越传统中国历史书写的惯性。湘西个案鲜活地展示出, 审视“西南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下不同人群对“边缘性”的制造、经营对重新认识西南乃至中国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使用对象附注:
政治地理学研究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K901.4/2 00681010   书库 (图书定位请点击这里)    可借 书库
K901.4/2 00681011   书库 (图书定位请点击这里)    可借 书库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